深圳科技网  >  健康 > 正文

中科院发现“吃塑料的真菌” 或成消灭白色污染利器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聚氨基甲酸酯(PU)也有人叫它“第五塑料”,如今被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和汽车等领域。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泡沫塑料、海绵和汽车垫子等都是这种材料。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那就是它不可降解,不好处理,可能污染土壤或水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组发现了一种真菌对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作用。最近,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上。那么真菌到底怎么“吃掉”塑料?它的胃口有多大?

“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有了一个现实版——“真菌大战塑料”。这一次,保卫环境的是一种叫塔宾曲霉菌的真菌,要对付的是不可降解的聚氨基甲酸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初介绍,聚氨基甲酸酯垃圾在环境中的积累已引起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塑料、好多合成的东西是大分子的,只能合成,不可降解。最近研究发现,海底的海沟里8000米以下都有不可降解的塑料,海洋生物吃了以后,都死掉了。垃圾不可降解就进入到土壤,进入到海洋,污染整个环境。”

许建初研究员表示,其研究组通过文献等途径,了解到的真菌能降解塑料的案例大概有60多例。在2017年,许建初研究组发现了塔宾曲霉菌对于“顽固的”聚氨基甲酸酯有生物降解作用。聚氨酯是由碳、氧、氢这些结构组成的大分子结构,大分子结构碰到曲霉真菌后,曲霉真菌能分泌一种酶,把大分子结构上的链打开,转变成小分子。

这种生物降解作用就好比塔宾曲霉菌可以把实验中的聚氨基甲酸酯塑料薄膜当成“粮食”吃掉。把聚氨酯塑料薄膜接进真菌以后可以看到,菌丝慢慢侵蚀,形成一个网状的东西,同时在局部开始侵蚀塑料薄膜,出现孔。两个月之后,这张塑料薄膜基本融化,整个塑料基本降解,所以很有效。真菌有这个“粮食”,体积、数量大大增加。

近日,这项研究成果以“塔宾曲霉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对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为题,发表在相关期刊上。该文的第一作者来自巴基斯坦,目前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塔宾曲霉菌就是几年前他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垃圾堆里发现的。

许建初介绍,“因为它是垃圾堆里来的,也就是说它在露天自然的环境中可以生存。以前没有人描述这是个新种,所以也没人去找,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去找。”

许建初表示,后续除了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外,还希望可以将其应用到垃圾处理、水产养殖、园艺种植中去。“一方面,找更多可以降解大分子的真菌。同时,在应用领域上,不光是处理垃圾,今后在整个工业合成、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方面都可以考虑用新的手段。园艺、种植养殖方面可以大规模用这种塑料。我们的养殖是三个月,三个月以后,鱼养起来了,花也开了,农业上也收了,这个也开始降解。这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