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匠之风---朱军岷铜雕艺术展”将在工美馆二楼临展厅(小河路334号)开展。
展览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杭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支持。现场将展出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的100余件(套)作品,涵盖复刻青铜器、铜雕塑、铜壁画、日用器物、生活家具、熔铜艺术、琅彩铜画等;技艺囊括镂空、制绿、熔模、庚彩、点刻、三色、叠镶、烘炼、熔铜和琅彩等工艺技法。
展览分“以铜为鉴”、“铜情寄意”、“日用即道”、“铜融万象”四个部分,从民族历史、民俗观念、日用生活和艺术思考的角度诠释了“让铜回到生活”的艺术理念和追求,展示朱军岷大师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讲述当代故事,塑造现代美。
展览海报
展览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铜,古称“吉金”,被认为是与金子一样贵重的金属。
铜的开采和使用由来已久,《史记·孝武本纪》中就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的记载。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被大家所熟知的四羊方尊、后母戊鼎都诞生于那个时候。不难发现,早期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日用器物。
铜雕则是以黄铜、紫铜为胚料,运用锻铜、铸铜、刻铜、熔铜等手法,经过设计、绘画、蚀刻、錾刻、拼接、热处理、着色、上蜡等程序的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杭州铜雕历史悠久,随着宋室南迁,大批铜匠涌入杭州,在清河坊周边形成了以打铜巷为中心的铜工艺集散地。杭州铜雕技艺精湛,自19世纪后期大发展以来,形成了书艺结合、彩画相间、三色为本、装饰实用、富贵抽象等艺术特征。
清代同治年间,“朱府铜艺”肇始于绍兴,兴盛于杭州。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传承至今。2008年6月,铜雕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军岷作为“朱府铜艺”的第五代传人,设计承建了一批颇具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建筑作品,如杭州香积寺、江苏大剧院、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金砖厦门峰会主会场及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的铜装饰,倡导让传统铜文化通过现代美学的诠释,重回老百姓的生活。
精妙的技法
朱军岷在继承父亲朱炳仁大师熔铜艺术的基础上,独创性地将文人画艺术性地融入熔铜工艺,绽放出别样精彩的熔铜艺术。同时,他还大胆突破创新,发明了琅彩铜画工艺。
明月松间熔铜(一组共12件)
传统的金属加工一般采用模具,造型比较死板,缺乏灵活变化,局限性大。而熔铜技艺脱离模具,一次成型,极大地促进了金属铸造技术的变革。
即将铜的边角零料倒入坩埚内熔化,加入介质,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后自然流淌,根据作品需要控制冷凝速度,在干冰、液氧的作用下,慢慢地凝结成熔铜配料,再进行着色与焊接处理,并将铸、锻、刻、镂、雕、点、镶、镀、色等工艺融汇到熔铜技艺中,最后制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这组《明月松间熔铜》作品,每一幅树干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的,就是别具一格的熔铜,带着自然的灵动。
灵感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仙萼长春图册》
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琅彩铜画
琅彩铜画,顾名思义,即为高温画珐琅与铜板画的结合。指采用矿物釉,结合多种石青、石绿、赭石等矿物颜料高温烧制,运用蚀刻、三色等传统铜雕技法,层层晕染,创作而成。
然而,铜与矿物釉、颜料的熔度不同,无法很好地结合,往往造成整体效果的破坏。那么,如何让铜不仅保留光泽的质感,还能展现出斑斓的颜色呢?这就需要打破常规,改变原有先画好、再烧制的顺序,采用边画边烧、边烧边画,并交替使用冷却、加热的方法来完成。可想而知,在这过程中,对时间和火候的把握,需拿捏得恰如其分。
自开创琅彩铜画技艺以来,朱军岷大师再现了一系列经典画作的风采,本次展出的10余件(套)琅彩铜画,就包括宋画雅品系列、《明陈洪绶荷花鸳鸯图》琅彩铜画、《明吕纪桂菊山禽图》琅彩铜画、《清余穉花鸟图册》琅彩铜画等。
除了熔铜技艺和琅彩铜画工艺,展览现场,你还可以看到使用烘炼技艺制作的大型无缝铜壁画,以及采用国家非遗“五万锤”捶打、结合“鎏金”工艺制作而成的喜事登枝壶。
千里江山图铜壁画
逼真地还原
灵感来源:浙江省博物馆藏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玉琮茶几
12月26日上午10:00—11:00,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将举行展览开展暨捐赠仪式。届时,昦镈及香道表演将现场助阵,朱军岷大师还将在仪式现场为我馆捐赠作品。
与此同时,展览期间将推出专题讲座、《钟鸣鼎食——商周青铜食器》课程、铜碟锻打、琅彩画及香道体验等趣味活动,活动详情请关注工美馆公众微信号(hangzacm)。
大师名片
朱军岷,1969年生于浙江杭州,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宗教系。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第二届“杭州工匠”、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教育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朱军岷传承祖业,以铜立业20多年。设计承建了一批颇具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建筑作品,如杭州香积寺、江苏大剧院、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金砖厦门峰会主会场及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的铜装饰。
在实践中广揽博采,汲古求新,精磨技艺,融汇多种艺术形式于铜艺,追求铜工艺的时代表达和艺术诠释。注重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图案的表达,强调作品传递历史感和文化感。倡导让传统铜文化通过现代美学的诠释,重回老百姓的生活。
工艺美术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