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网  >  娱乐 > 正文

跨越千年的"共鸣"——"读"着古诗词过清明

新华社西宁4月3日电题:跨越千年的“共鸣”——“读”着古诗词过清明

新华社记者张涛、徐文婷

有着悠久历史的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自古以来留下许多触景生情的传世经典诗词。而传承至今,其意境依然会产生强烈共鸣。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出自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诗中的情境像极了此刻的我,我辗转了15个小时,总算在清明节前回到了家乡。”在英国读书、工作了7年的石玉坤说。

他3月30日从英国伯明翰机场启程,在法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回国抵达北京后,又马不停蹄地登上回河南省开封的飞机,就为了赶在清明节前回家祭祖。

石玉坤回忆: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家里老老少少就会提前计划时间,准备好祭祀用品,浩浩荡荡地一起去上坟。小孩子跪在坟前,大人们祭奠祈福……

“这些细节是刻在脑子里的。”石玉坤说,在国外的日子里常常思考:中国人的故土难忘情节可能来源于家族精神的传承,而清明节就搭建了这样一个载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出自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诗中描述的意境,62岁的退休铁路工人张生林感同身受。

每逢清明节,张生林都要在战友的墓前喝几口,跟逝去的战友说说话。

“和我并肩工作的7个战友死了,而且有4个就死在我怀里。过去的岁月很艰难,但我非常留恋那个时代。”他说。

张生林回忆,1974年3月,为了早一天建成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打通海拔3800米的关角山,他当时所在的铁道兵第十师集结两个营的兵力展开“决战”。

关角山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常有透水、落石等灾害发生。经过3年苦战,关角隧道胜利贯通,他的一些战友却长眠于此,正所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绘了大好春光和清明时节的游春乐景。

四月初的青海高原也耐不住柔媚春光的“引诱”,蠢蠢欲动起来。在青海贵德县,梨花露出花骨朵,小草冒着尖尖角,黄河岸边迎来了踏青的脚步。

西宁市民王海啸和家人2日来这里自驾游。他说,关于清明踏青的古诗词自己能背很多首,在大好春光里,出城放松一下心情,工作中的疲劳感顿失。

青海省民俗专家赵宗福说,描写清明的古诗词之所以在当代依然会产生强烈共鸣,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古至今,清明节的习俗并没有太大变化,无论祭祖扫墓还是合家出游,实际上都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传承,是教育人们不忘历史、不忘祖先、感恩生活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载体。

返回顶部